展示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
【暑假特训系:今日之星二十四】
发布人:江南私塾·西点男孩 / 发布时间:2017/08/06 19:34 / 浏览次数:1453

吴晨轩 

今天对我这科学控来说真是完美的一天,因为我终于到了期盼已久的实验课了。而今天这些神奇又有趣的实验当中,蕴含着最神奇、复杂、也很实用的道理的就是“点水成冰”了。 

这个实验听起来似乎只有《冰雪奇缘》里才会出现的神奇景象。更神奇的是这种“冰”还是热的。 

徐老师给我们讲了大概步骤后,我们便开始操作,我们先将醋酸钠溶解到水中至饱和,再将烧杯隔石棉网加热,使溶解度上升,再继续溶解,再饱和,此时再将溶液盖好盖子,降到室温,此时溶液中的醋酸钠并没有析出,溶液仍十分澄清。这时,我伸出手指说了一句“magical power!”将手指轻点水面,一下子“冰”便从手指为中心向外蔓延,不一会儿,整杯水都结成了冰。同时我的手指感受到一阵热量,仿佛真的用魔法将水结成了冰。 

不过科学界有一句经典名言“一次看到高等的科学时,都与魔法无异”,其实这不是什么魔法,原理其实很简单:饱和溶液用降温析出晶体时,需要一个粗糙的表面作为着附点才会析出,就像雨滴有一个小灰尘的内核一样,而洁净烧杯壁十分光滑,使醋酸钠无法析出,变成了过饱和状态,此时溶液极不稳定,将粗糙的手指一碰,引起连锁反应,多余的醋酸钠便析出,形成了冰状固体,同时放热。 

其实,这个原理在生活中十分常用,比如冬天使用的暖宝宝,便是装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当用力挤压时,溶液因不稳定而析出晶体,同时放出热量,便发热了。依照这个原理,暖宝宝其实可以反复使用,将暖宝宝放在水中加热,待袋内晶体完全溶解后再放凉,便又成了过半和状态,就可以再次使用。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实验,例如干冰冰激凌、大气压等,就不一一列出了。 

人来人往:形容十分热闹。 

人面兽心:讽刺人心肠狠毒。 

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非常多。 

人心叵测:指人心险恶,不可揣测。 

张炜卓 

“做冰激凌咯!”大家一起大喊在这么烈日高照的天气中,吃上冰都是幸福更何况冰激凌呢?一开课,徐老师给我们了一副手套,我戴上了一只,感觉自己瞬间变白了,啊!徐老师从桌子里拿出一口小干冰说道:“这是干冰,我给每组发一个,大家一起观察干冰和冰有什么不同?”噢,对了,千万别去碰干冰,如果碰了就不用做实验了。徐老师接着说,我的天,我摸了一下干冰,(戴着手套)虽说套着手套但还是有一股寒冷之气,透过手传到大脑神经甚至全身,干冰有好多与冰不同,比如:干冰竟然冒着烟 ,它还不容易化,一般冰放在手上几分钟就会化,但干冰却不会。在把干冰放在桌子上时,它动了!它动了!干冰从这一段滑向另一端,好似一位舞者在冰上滑,优美的舞姿,滑着滑着,滑到了地上,徐老师说:“请把干冰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用嘴去吸,不要碰到烧杯了!”……这股白色的烟是可乐味,好想一口吞下去!接着又到做冰激凌环节了,器材都准备好了,在铁锅中放入若干个干冰,然后倒牛奶,用顺时针方向搅拌,一片干冰碰铁锅声结束后就形成了,可乐味的冰激凌,我先尝了一口,啊!冰冰的味道在味蕾中慢慢散发,虽不合胃,但这可是我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这一天不仅懂得了许多知识,又尝到了冰激凌,这一天有着非凡意义。 

我爱这一天!晚安! 

莫竣翔 

今天,我们又迎来了一位新老师,他姓徐,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徐老师。今天我们徐老师叫我们做了点水成冰,还有干冰冰激凌,我个人更喜欢第二个实验:干冰冰激凌。徐老师先为我们介绍了干冰,干冰是经过二氧化碳压缩,在零下六七十度才凝成的固体。徐老师让我们把干冰放入水中,闻一闻它的气味,我们闻出了汽水的味道,有一点香香的味道,干冰在桌上的现象也十分有趣,干冰只要被我们一碰,就会滑个不停,所过之处都会有干冰散发出来的雾气,接着就到了我们最为重要的环节,制作干冰冰激凌,我们用一个铁锅把干冰放入,往里加入牛奶,边加牛奶边搅拌,在搅拌中我们的牛奶扑出了两次,这是因为我们牛奶一开始加的太过于的快,搅拌的速度有点慢,所以扑了出来,做完干冰冰激凌之后,就到了我们吃冰激凌的时间了,先把干冰挑掉,再食用。最后一个实验由徐老师单人实验,我们观看,徐老师把干冰放入塑料瓶中,然后把盖子盖紧,扔了出去,过了十几秒之后,塑料瓶就爆炸了,盖子已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这就是我们的干冰实验。 

周嘉承 

今天,我们进行了科学实验,教我们的老师叫徐老师。 

我们的第一个实验叫化学蛋糕,是经过高锰酸钾和消毒水产生化学作用出现的,它像火山一样从容器里喷发出来。 

第二个实验叫点水成冰,是让放满乙酸钠的水变成过饱和状态,然后用手或棍子伸进去里面的水就变成像冰一样的物质了。 

第三个实验叫干冰气球,是干冰放入气球里,气球就变大了。 

第四个实验最好玩是把干冰和牛奶一起搅拌,最后就变成冰激凌了,我们这吃了很多。第五个是干冰手榴弹,徐老师把许多冰放入瓶子里,密封起来丢了出去,最后十多秒就爆炸了。所以干冰不能放进密封的容器里,就如冰箱,会爆炸。晚上我们还做了关于火的实验。 

我很期待。 

施登高 

今天,我们做了个实验,老师先让我们拿干冰时要小心翼翼,千万不要不戴手套去摸它,我们异口同声的说好的。 

后来老师又说:“倒牛奶时一定要少量哦!不然牛奶会像泡泡一样飞起来。”我们又都说好的。 

不久老师拿好器材就让我们做了起来,一开始我们非常顺利,可是我得意忘形了,所以就把牛奶挤多了,它果然像泡泡一样飞出。看着这样的场景我们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不行,这时老师过来帮我们解决了它,做好后我第一个拿去给老师吃,因为他帮助了我。吃着自己做的冰激凌我开心笑了,是那样灿烂那样阳光。因为这里面有我的辛勤付出和汗水…… 

袁新翔 

今天别有一番乐趣,徐老师为我们打开了化学世界的大门,让我们瞻仰化学的神奇之处。首先徐老师讲高锰酸钾溶液和双氧水、洗衣粉溶液混合,那烧杯中的溶液如同有了生命一般迅速变成泡沫越长越高,渐渐溢出了杯口,还在不断“生长”长到一只手一般高它才停止生长。化学是如此神奇。 

接下来是“点水成冰”的实验,我们先将乙酸钠溶在水中到饱和再加热并继续溶解变成饱和溶液,用玻璃棒轻轻一点水便慢慢生长,如童话一朵盛开的菊花,晶莹剔透。越来越大,最后结成了一块。仿佛一块冰,可却是热的太神奇了!化学是如此美丽! 

下午我们还研究了干冰做了冰激凌。这一切一切都让我感到化学的魅力! 

周逸杰 

今天下午的科学实验课,我们做了一次干冰冰激凌,虽然不怎么好吃,但还是十分开心。 

首先要准备一个碗、一把勺子、一些干冰、一杯牛奶。实验开始了!把干冰放到碗里面(注意:不能让皮肤碰到干冰上!),一个人一边拌,另一个人在一边倒牛奶,一次不能倒太多,不然气泡会冒出来。就这样一直持续下去,过了5分钟,牛奶就会慢慢变成冰激凌,还有一阵好闻的味道。 

我拿起勺子挖了一口吃,啊!好好吃耶!就像汽水一样。 

徐闻谦 

不可胜数:形容东西极多。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巨大。 

七零八落:形容破烂不堪。 

喜气洋洋:形容十分高兴。 

昨天万老师请了一位实验老师。徐老师拿来不可胜数的器材来做实验,第一个实验高锰酸钾,在烧杯里把清水倒好,双氧水和肥皂粉混在一起,杯子里产生了泡沫,下午我们做了干冰冰激凌,先把干冰放在金属碗然后一边搅拌一边倒牛奶,然后变成了冰激凌,最后一个实验干冰放在矿泉水瓶中直接扔在外面,过了一会儿瓶子里“砰”的一声爆炸了,这声音震耳欲聋,这瓶子炸得七零八碎,今天是喜气洋洋的一天啊!徐老师跟我一个徐,好巧,干冰跟普通冰不一样的,今天我们还做点水成冰,这个冰是热的,特别神奇,不会融化。 

今天我们的实验非常成功,这干冰放在水中会发起雾来,今天收获好大。 

郑瀚文 

迫不及待:急待地不能再等待。 

妙不可言:美妙得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大吃一惊:形容十分吃惊。 

神乎其神:形容非常神秘莫测。 

今天早上一起床,我就迫不及待地希望科学实验能快些到来。毕竟科学是我成绩最好的学科,而且也是我最有兴趣的学科。 

过了一会儿,我们一起到八年级的教室里去做科学实验。教我们的科学实验老师姓徐,我们叫他徐老师,之后我们就开始做妙不可言的实验了。 

一开始,徐老师给我们用双氧水、高锰酸钾,洗衣粉做了一个用化学试剂吹泡泡的实验,先用少量高锰酸钾制成溶液,再往双氧水中倒入洗衣粉,最后将两者同时倒入一个烧杯,一瞬间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满出杯口。之后,我们又做了一个点水成冰的实验,实验原理是溶析出晶体需要的一个着力点。 

下午,我们又做了两个和干冰有关的实验,现在我发现干冰还可以制成一种“炸弹”,这使我大吃一惊。 

晚上,我们又做了两个分别和大气压、金属火焰颜色有关的实验,我现在觉得,科学真是太神乎其神了。 

今天,我们做的是化学实验,明天我们呢还要做物理实验。我期待着明天的到来。 

张家豪 

今天我们上了三节实验课,第一个实验是怎么弄出泡泡,还有一个是点水成冰或滴水成冰。第二节课我们做了干冰的实验,第一是把干冰放进水中,看杯子上还有哪些变化,第二个是把干冰放进气球,看气球有没有鼓起来。第三个是用干冰做冰激凌。最后一个是把干冰装起来封闭起来,看会不会爆炸。第三节课时抽空气的实验和金属喷在火上看颜色。铜是绿的,铁是红是…… 

今天我真高兴。 

方智豪 

今天来了位老师教我们做实验,做牛奶冰激凌。老师给我了我们几块干冰,记住必须要用手套放进锅里,然后加牛奶就做成了,哇,真好吃,吃完了我还想吃。 

莫言 

我们今天西点来了一位新老师,姓徐,下午,徐老师说要研究干冰。 

首先徐老师要我们把干冰放进水里,顿时水雾全跑出来了,徐老师又让我们吸水雾,觉得好呛。然后,徐老师又让我们把跟干冰放进气球里,气球鼓起来了。接着徐老师说做干冰冰激凌,我们不断地在干冰里面吹气,搅拌、放牛奶……干冰冰激凌做好啦!最后一项实验,就是看着干冰放在瓶子里会不会爆炸,我们还没看见瓶子在哪儿,只听见“砰”的一声,瓶子炸了。我在这些实验中收获很多。 

付博洋 

今天晚上我学2种二氧化碳,第一种是抽气机和气压机。第一次里面放棉花糖,徐老师打开了开关我看到棉花糖越来越大了,徐老师把棉花糖变成原来的棉花糖的开关开掉,棉花糖变成了原来的样子,第二次里面放瓶子,可是瓶子太长,徐老师把瓶子捏扁扁的。 

沈嘉豪 

今天,是一个充满了知识的一天。 

今天西点来了位老师叫徐老师,就是他为我们讲解了许多神奇的科学原理还做了许多有趣的小实验。 

老师问:“你们认识几种气体?”大家回答了五种,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和氮气。 

接着老师拿出了两种化学物品,双氧水和高锰酸钾。把它们放在一起,加上洗衣粉,瞬间一小杯水就成了一个庞然大物满了出来。 

老师说,这里有大量气体,在五种气体里先排除一氧化碳、氢气,请问可能是哪一种? 

老师点燃火柴放进去瞬间变成了熊熊大火,我马上知道了是氧气,因为只有氧气才能燃火。我们还做了点石成金的升级版点水成冰。 

下午,我们用冰冷彻骨的干冰做实验,还做了奶油。 

晚上的火焰实验又会有多精彩,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庞然大物:很大的东西。 

熊熊大火:很大的火。 

点石成金:把石头变成金子。 

冰冷彻骨:十分冷。 

李承益 

今天中午我们上了一节化学实验课,主题是干冰。老师先把干冰发下来让我们观察,并叮嘱“干冰的温度只有零下七八十度,戴手套才可以触摸。”我仔细看了看干冰,那是一块晶莹剔透的淡蓝色固体,上面蒙着一层白色的霜,散发着白雾,让干冰看起来十分神秘。我带着手套轻轻摸了一下,干冰从左边滑到了右边,老师说这跟磁悬浮一样。干冰不断散发气体,减少了摩擦,所以如此快。我们又把干冰仍入水中,水中马上出现了一个大泡泡,泡泡破了,乳白色的气体发散出来。我吸入一点,有点像汽水的味道。最后一个实验,老师把水冰封在容器中扔了出去,容器爆了。 

符子涵 

今天,在我们热烈的掌声中迎来了徐老师,徐老师高高的,戴一副眼镜,面常笑容,让我觉得十分和蔼可亲,我们今天还在徐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了三场实验。 

我们先做了“化学蛋糕”这个之后又做了一个叫“点水成冰”的实验,还有一个是我重点介绍的实验,就是干冰冰激凌。 

这个实验就是现在大锅内放入大量干冰,然后慢慢倒入一杯牛奶,快速搅拌。之后就做好了美味可口的可乐味冰激凌了。 

后面,徐老师带我们到外面,去做“干冰水雷”。只见老师把装了大量干冰的矿泉水密封后抛出,过了一会儿,就“砰”一声炸了。 

所以干冰有好处,也有坏处。 

俞程凯 

今天不是晴空万里,也不是万里无云,不是个好天气,但是个好日子。 

科学是一门必修的门科。科学中也有很多趣味的实验,今天西点请来了一位外援,姓徐,徐老师来叫我们实验一共两个实验,可我只讲一个,为什么呢?因为我喜欢!这个实验叫做干冰冰激凌。很多人知道冰激凌,但并不了解干冰,只是单纯的认为是一种类似于冰块的的物体,其实不然,干冰是用二氧化碳压缩而成的,先加压压缩成液体,最后压缩成干冰。中间的过程省略不说,就直接从制作冰激凌开始。先把干冰装入搅拌锅中,再慢慢倒入牛奶,一直用勺子搅拌,直到最后牛奶冰激凌成形,只见我一手把着锅,一手拿着勺子奋力搅拌着,旁边的同学也一边倾倒牛奶,勺子不停的转动,二氧化碳气体不停的向外溢出,向外喷发,我吸到了二氧化碳的气息,终于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一盆“色香味俱全”的冰激凌就新鲜出炉了,尝了一小口,味道还不赖。之后我们还见识了干冰产生气体爆炸时的威力,那一刹那爆发力如猛虎下山,那威力也真像爆破用的C4炸药凶猛无比,更让我知道了干冰的危险性。今天一天科学真好玩! 

谢宇杰 

今天早上徐老师来教我们做实验,上午做的实验是点水成冰。在做这个实验之前,徐老师先给我们做了一个会出现泡泡的实验,然后开始了点水成冰实验。先发了一瓶乙酸钠、一个药勺、一个铁架台,一个防爆酒精灯、一个石棉网和有水的烧杯。 

我们在烧杯中加入乙酸钠直到不再溶解,接着点着酒精灯,加热溶液并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乙酸钠直到不溶解,在倒入锥形瓶中,然后降温,接着,用玻璃棒沾点乙酸钠去点溶液,然后乙酸钠就变成了热的冰了。 

飞蛾扑火:比喻自寻死路。 

载歌载舞:形容尽情的欢乐。 

按兵束甲:指停止军事行动。 

盖世无双:形容才能技艺很高。 

季惠凯 

乐此不彼:乐于做事,不知疲倦。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数量多。 

其乐无穷:某一事物带来的乐趣无穷无尽。 

七嘴八舌:人多语杂,讲个不停。 

今天是科学实验教学课程的第一天,来了一位亲切的新老师。他姓徐,负责指导我们做科学实验。上午晨练完毕,吃完早饭,接着就是激动人心的实验课了。第一个实验是在双氧水里加些洗衣粉配成肥皂水,再将肥皂水与高锰酸钾溶液同时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反应时产生大量泡沫。老师将划着的火柴放入,火焰还烧了一会,证明这两者都会产生氧气。另一个实验是将乙酸钠放入水中溶解,加热后继续放,之后降温使其成为过饱和溶液,再让它析出,成为一块“热冰”。还有一个实验是有关干冰的,我们第一次用干冰将纯牛奶变成“冰激凌”。 

晚上是有关大气压与火焰的实验。第一种实验是抽出空气,使里面的物体膨胀。火焰实验是观察不同金属在火焰中的颜色,最漂亮的要属铜经过火焰时变成绿火,我们都乐此不彼地催同学喷,美不胜收,其乐无穷。希望明天比今天更精彩! 

祝志涛 

今天做了三个实验,一个会产生大量气泡的实验,一个是点水成冰,还有一个是干冰冰激凌。 

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干冰冰激凌的实验。刚开始发了手套、水和干冰,让我们轮流观察干冰。后来就让我们把干冰放入水里,刚放进去就看到干冰在水里产生了大量气泡,上面还有很多白雾。然后又说用铁去碰干冰会发出声音,我立刻想到衣服上也有个铁环,于是我就用铁环去碰干冰,立刻听到了刺耳的声音。铁环在震动,干冰也化了一个口子。 

接着我们就开始制作冰激凌了。首先准备了一个小的锅,还有牛奶和干冰,我一下就知道是牛奶的冰激凌。一个人搅拌,我到牛奶,我们两个齐心协力,在别人没做成的时候,我们就先完成了。我们就把干冰放到了水里,找到一个放一个,其他弄不出来的就不管了,我们就直接开吃了。我们组三个人都吃了一口,味道像汽水,还有牛奶味,我们叫它“碳酸牛奶味冰激凌”。我去看了一下其他组的,有的刚做好,有的还是液体。最后老师解释了干冰的做法,其实干冰就是把二氧化碳压缩成液体,再压缩成了固体,就成了干冰,干冰化了就是二氧化碳。 

老师还做了一个实验,把干冰放一个瓶子里。接着在外面,老师拧紧瓶盖,就把瓶子扔了出去,一会儿瓶子就炸了,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像开了一枪似的。 

这次的实验里,我知道了许多东西,我更期待明天的实验。 

陈凯 

今天是西点的实验课,由徐老师为我们讲解做实验,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是干冰冰激凌, 

有人就吓了一跳,干冰?负八十摄氏度的东西做成冰激凌能吃吗?当然能吃了!只不过不是吃干冰,我们是拿牛奶做的,也就是说吃的主要是牛奶,一开始我们三人组是最失败的,因为我们的泡泡流了满桌子。我用了大半包餐巾纸才把泡泡清理掉,可怜了我一大包餐巾纸啊!不过否极泰来,最后的成果我们也是最成功的,长得很像冰激凌的。 

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式。 

甘拜下风:比喻下位、劣势。 

甘处下流:比喻卑下的地位。 

肝胆相照:比喻以真诚的心相互对待。 

林文逸 

 惊心动魄:很刺激、惊险。 

成千上万:许许多多、不可胜数。 

点石成金:点一下一头就变成了金子。 

不为人知:不令人知晓、隐秘。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位新老师——徐老师。他将带领我们走入惊心动魄的科学实验。 

首先,他带领我们做了高锰酸钾混合双氧水的实验。他把这两种溶液快速地倒在同一个烧杯中“啪”的一声,烧杯中忽然,满出成千上万的泡沫,这个东西还有别称叫“大象牙膏”。第二个实验,我们做了“点水成冰”实验,视觉效果同“点石成金”。实验步骤就是把一杯过饱和溶液中的过饱和物质供一个着生点,然后就可以见证奇迹——醋酸钠神奇地变成了冰结晶。真是太神奇了。 

下午,我们做了一个很“coooooool”的实验,就是非常神奇的干冰牛奶冰激凌制作实验。我们在使用干冰的第一次感觉竟有比二号寝室的空调更冷的东西(这是一个小小的讽刺)。我们在尝到冰激凌后,不忘学习了许多科学常识,此可谓玩学双收也。 

然后我们去做了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东西——Boom!对,就是爆炸。我们亲眼见证了可乐瓶被干冰撑爆然后碎片360度螺旋上天再以托马斯回旋冲破音障直落地面,然后炸的声音惊天动地泣鬼神已不为人知的方式冲入大脑——总之,就是震撼。 

晚上我们也做了两个实验,一个大气压一个金属焰色。大气压也因做过了,就不必多说。最值得一提的是金属焰实验——我们把金属粒(如钠、钡、钾、铜)与酒精混合,在喷洒至酒精灯的焰柱上。不同的金属发出不同的颜色,尤其是铜,它竟然是绿火!这时我想到了82版西游记盘丝洞场景里熊熊燃烧的绿焰了,真是“生活处处有学问”啊! 

今天过得真的很充实,期待明天的物理实验,期待明天的科学之旅! 

应佳骏 

刚送走了两位最强大脑老师,刚隔一天又迎来了徐老师。他是来给我们上奇妙的实验课的。从小就对奇妙现象有很强的好奇心的我一下子提起了兴致。聚精会神地盯着老师,注意着老师的每一句话。第一个实验是制造泡泡,用双氧水加上洗衣液进行摇晃,再用水加上高锰酸钾制成溶液,接下来神奇的一幕发生了,两种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产生了大量泡泡,都聚集在一块。这只是开始,更神奇的在后面。第二个实验“点水成冰”。讲乙酸钠溶解于水,达到饱和后再加热,加热过程中继续加入乙酸钠,使其达到不能再溶解为止,要不停的搅拌,溶解完后将其冷却神奇的事就发生了,用粗糙的东西点一下溶液,溶液从液态变为冰状物。还有种方法是用溶液缓慢倒向粗糙物,溶液会变成冰状物。而且这冰跟普通冰不同,这个冰是热的,摸起来很舒服,这个实验的原理就是乙酸钠过饱和溶液中溶液质难以析出,给他一个附着点便能析出,且溶液为冰状物。这真是个神奇的魔术。下面我们还观察了干冰,用干冰加牛奶组了“冰激凌”,用干冰释放二氧化碳在密封的可乐瓶中爆炸。晚上做了关于大气压和火焰的实验,其中铜元素的火焰最好看,呈奇异的绿色。 

今天真是奇妙的一天。充满了神奇与惊奇。 

鸦默雀静:形容没有声音,十分寂静。 

三番四复:形容反复多次。 

爱才若渴:爱慕人才就像口渴想喝水一样。 

下笔成章:一动笔就能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很有才华。 

杭州有稻艺术培训有限公司.©2017-2025 微信/手机:18857139222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4920号-1登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