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晨轩
昨天我们来到了安徽亳州,今天我们正式参观了亳州的著名景点——建安文学馆及曹操地下运兵道。
建安文学馆中主要介绍了曹操、曹丕、曹植等人所创立的文学体裁,主要作品有大家耳熟能详的《观沧海》《长歌行》等,这种体裁对中国文学界发展起到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建安文学就不会有唐诗宋词,大诗人诗仙李白也曾赞誉,“建安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的名句。
走了一会儿,我们便到了曹操地下运兵道。其实,说白了就是挖地道。这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攻城方法,在自己的地盘中,也是一种易守难攻的军事堡垒。与我们在地道战中看到的简陋地道不同,这条运兵道四周不仅用石砖加固,还十分宽阔,高约1.8米,宽也有50、60厘米,完全足够一千年前三国时一个高大的士兵通过了。要知道,在没有炸药,盾构机这种先进设备帮助的古代,可是极为不易的。不仅如此,作为一处地下堡垒,它的长度面积十分巨大,光现在发现的,就有八千多米,还有许多尚未发掘,而更多体现古代人们智慧的是,在地道中设置了阻挡敌人的阻挡板,在拐角处伏击敌人的猫耳洞,通风还不会被发现的通风口,以及放置灯光的灯龛。令我深深体会到了古人的智慧。
离开了亳州,我们继续向西北行驶,途中我们经过山西翼城服务区时候,正值日落时分,一片平原上,没有高楼的阻挡,火红的太阳缓缓落下,在天际洒下红黄紫等绚丽的颜色,让我切实体会到“长河落日圆”的意境了。虽然古人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今天这番壮丽却也令我“自古落日悲寂寥,我言落日胜朝阳。”了。
最后,我们就在晚霞中结束了这一天的行程。
陈凯
今天还是大部分时间在赶路,也是我们最后的终点宁夏,而不是亳州。在亳州,我们看了建安文学馆,期中的运兵地下通道让我震惊万分,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劳动成果,在洞中有猫耳洞,阻拦板和阻拦洞等等,不过好在我比较瘦,过去了,但最后让我震惊的是长度和上下两层的运兵洞。长度8000米不说,这上下两层只隔着四五块砖,却可以承受多少人反复踩踏,而且在岁月的长河中不倒塌,这是多么坚硬。还有曹氏父子的建安文学,为后世的唐诗宋词奠定下了坚实的基础,看来我还是得去看看《三国志》。
林文逸
今天是充满惊奇于疲倦的一天。
早上,我们参观了曹操地下运兵道。在景区门口,有两大写的“衮雪”意味着曹操心怀大志,欲成皇帝志向。也意味着权利越衮越大。
之后,我们参观了建安文学馆。了解了多年前亳州的历史文化,使我如同享用了一桌文化盛宴。
后来,我们参观了地下运兵道。了解了“障碍券”、“双叉道”等古代地道设计,更了解了战争的残酷。
其余时间,我们尽待在车上,到翼城后,我为同学们讲解黄土高原的知识,并亲身体验时差的威力。
壶口是我们的目的地,是黄河中下游分界点。
盼望着明天的旅途。
徐闻谦
今天到曹操地下运兵道,我们看到了衮字,我们走着地下运兵道特别的窄,还有时光隧道。
今天中饭我们在开封服务区吃的自助餐,特别好吃。今天在曹操地下运兵道的门口,全部西点同学合影,大巴车开到了山西,一路上看到了很壮观的景象。
祝嘉程
今天,我们开始了真正的旅行,早上我们游览了曹操故居,一道景点,我们就进行了合影。我们进入建安文学馆,我们知道了曹操、曹丕、曹植的人生经历。导游还为我们介绍了曹操巧妙运用兵法的证据——曹操运兵道,这是在当时宫殿下通向东西南北的运兵道,这能够让部队运动快速,让敌人产生错觉,神出鬼没,易守难攻。在地道内部还有多种防备地形。让敌人不能进入,还真是让我对曹操看法有很大的改变。
周嘉承
今天,我们在亳州参观了曹操地下运兵道,在里面我们更加了解曹操,在楼外一个牌子上面看到了“衮雪”两个字,在里面,我们通过视频了解到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他们之间的关系,里面还写着曹植怎么样写《洛神赋》的。
曹操的地下运兵道里可以攻击敌人和躲藏。里面有躲藏人的猫耳洞,暗道,双层地道等防护措施,攻击敌人的,绊脚洞等攻击措施。这次我知道了古人的聪明和智慧。
沈嘉豪
今天早上,我们到了曹操当年在三国时期的建造的运兵道。
在运兵道的口子上,我发现了一个错误。在旗子上的曹少了一竖,我带着疑问去问导游,导游解释“因为一山不容二虎,所以曹操的曹少了一竖。”
一到里面,两个大字映入眼帘“衮雪”。衮雪的意思是越积越多,国富民强。
走进运兵道,我才发现,运兵道的雄伟和壮观,现在开发的地方还不足十分之一就让我们走得腰酸背疼了。
运兵道结构巧妙,制造精细,里面机关重重,要不是有灯和指示牌,我就要悲剧了。
走出运兵道,让我知道想要真正了解曹操得看三国志。古代人民的才干和曹操父子的智慧是在让人赞叹。
走出运兵道让我改变了对曹操父子的看法,曹操父子指挥士兵做这个伟大的工程。
袁新翔
三国演义那些精彩的故事吸引着无数读者领略三国情节,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谋士辈出,无数名计真让人拍案叫绝。可兵不厌诈,化险为夷的桥段也令人大快人心。曹操一定是令读者记忆深刻的人物。阴险狡诈的形象在人们的脑海中磨灭不去。但这次的旅程让我了解到了曹操的真实面目。
曹操不仅能操练精兵,也是一位满腹经纶的文人。他的那首《观沧海》读来我感受到了那磅礴的气势,仿佛自己置身于苍茫的大海边,感受大海那滔滔浪花,与徐徐海风。
我们又参观了曹操古代运兵道。在运兵道,一路向前时,突然天花板降低一层,我险些撞上去了。我明白了这是为不熟悉的人设计的陷阱,猫耳洞用来偷袭。还有绊脚板之类的我感到了古人的智慧。
事物都有两面性,贬曹扬刘,但是曹操忠义,招贤纳士,礼贤下士的情节也的确存在。刘备也有借荆不还,事物的两面性,谁说得清呢。
三国,告诉我许多,“白脸奸雄”在我心中的形象高大起来。
沈民杰
今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曹操地下运兵道。
一道运兵道里,刮来了一阵阵寒风,当时有的人想直接到下一个出口,但是我想了爸爸对我说的话“要勇敢。”然后,我就进去了。
莫言
在曹操府前,立着两个曹操在打仗时写的书法字:“衮雪”。为什么“衮”字没有三点水呢?有三种红原因:一是说自己想当皇帝,其他两个原因我有点忘记了。
然后,导游说了一些关于曹操、曹丕、曹植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和他们写的诗,其中最有名的是曹植写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为什么这么写呢?原来因为曹丕要杀了曹植,如果在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以免除他的罪行。
最后,导游带我们穿过了时光隧道,原本8千米,只给我们700米游览。(因为政府初步了解没那么多钱)今天真愉快呀!
徐郅恒
曹操运兵道真绕,真难走啊,不仅有伏击的猫耳洞,而且到处机关密布,有会让人碰头的墙壁,还有会让人掉下去的涧,绕了好几百米才到出口。
曹操真足智多谋啊!
莫竣翔
今天是我们旅行的第二天。
早上,我们精神饱满的坐上了大巴车,听导游说了许多关于曹操的讲解,今天我们的第一个旅游景点曹操地下运兵道。我们先进入了建安文学馆,里面介绍了三曹、七子这十位著名人物。接着进入了时光隧道,那里有一条长长的过道,头上有白色灯流动,像是时间在流逝,最后我们进入了地下运兵道,那里面十分潮湿,过道很小,我有一点呼吸困难,但还是走完了,里面有猫耳洞,绊脚线等暗器,让我大饱眼福。
周家杰
今天早上我们前往了曹操的地下运兵道,用于撤退和迷惑敌人,曹操这一个人在两本书中有不同对他的评价。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曹操称为奸臣,而在《三国志》中说这个人非常的聪明。进入运兵道后我得知全长8公里,而我们只看了700米,洞内非常凉快,里面有几个特别的地方,比如:猫耳洞用来藏人,绊脚线,不知道的人会摔跤,还有放灯的地和有些地方要猫腰进去,不知道的人就会一头撞,现在曹操在我心中已经换了一个人,以前我以为他是一个坏人,但是从这次认识后,我认为曹操是一个聪明的人。
张宝霖
今天是旅行的第二天,我们到了曹操的运兵道。在进入之前,我们就远远地看到“衮雪”二字。导游告诉我们这是曹操写的,意思是魏国势力越来越大,就像雪球越滚越大一样。后来我们又参观了地下运兵道的一部分。
龚兆丰
今天是旅游开始的第二天,今天早上七点上车,继续赶路,今天上午还走了曹操的运兵道。虽说是运兵道,但已经成了地下博物馆。里面有建安七贤,建安文化对唐朝的诗歌影响很大,里面还有竹林七贤。最后到了运兵道的时候,发现了地下绊人的地方,还有猫耳洞掩体,只要有人就可以在里面进行防守,
郑晨昊
今天早上,我们去参观了曹操的地下运兵道。我不仅感叹古人伟大的智慧,有双层的,有陷进,还有躲藏的地方。
中午,我们就开始赶路了,从亳州一直赶到千里之遥的壶口。看到水已经干涸的黄河,没有喜悦,更多的是对当今人们对环境的态度的反思——我们的“母亲河”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明天,我就能看到壶口瀑布!
周冠宇
今天上午的时候,我们去了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
这个地方,我的感觉非常非常深刻。听导游解释说:在曹操那时就会打地道战,里面还有许多日常科学的建设。比如:猫耳洞、放灯、通风孔等。而猫耳洞的作用是最大的,里面可以藏人、吓人等。还有一种地方,这个地方的天花板比别的地方要矮上一点点,不认识路的人,一下子就撞上去了。还有地上有凸起的部分。同理,还是陌生人到这里后被摔倒的效果。
正在大门口,曹操还写了两个字“衮雪”。字的来源说法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