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中水 水中鱼
“今天下午吃完饭后,我们去了图书馆,可丁力被万老师留下来考试,车上有了久违的安静。
我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躺在车上,车子的引擎声成了一首摇篮曲,车胎的震动,更像一个摇篮,阳光温和地照在我身上……”
这是沐言昨天日记的开场白。
想起他刚来时候的日记。
“看我干嘛?没了呀,再说我也不会写日记。
没了。
没了。
1
2
3!
老师妇女节快乐!
没了。
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了”
沐言虽然不会写日记,但心地善良的他还不忘给我送上节日祝福。
两个多月的时间,沐言的日记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从刚来的标点符号都很难找到,到昨天的散文诗歌般的叙事抒情,进步真不是一般的大。
有家长跟我讲,她的孩子日记记的都是流水账。我说先记流水账,再记大账。家长说记了多年的流水,大账还没出来。
我说要记账得有货啊,孩子眼里有货,手里有货,肚里有货,就能记大账了。
我这里不断地给孩子们备“货”,大小节日都不放过,连个双十一,孩子们也要举行“脱光”比赛。那些力气大的专挑力气小的。来的时间长的孩子定会在腰上系上一根皮带,因为他知道每年的11月11日,我们都有这个活动,不如早早地作了准备。
很多孩子没有过过“万圣节”,那些没讨到糖的“鬼怪”四处窜动,扯衣服,掏口袋,哇哇叫地声音,听得我都毛骨悚然;更多的孩子没有尝到过“愚人节”的“牙膏饼干”,“酱油可乐”,他们不知道愚人节是什么日子。连很重要的“母亲节”有的也不知道。
他没有听到过,没有看到过,没有感受过,自然就不知道了。
生活是池,家长和老师是水,而孩子则是鱼。如果池子太小,鱼活动的空间就不够,他想尽办法要去“跳龙门”。如果池子够大,而水池中的水质量很差,那鱼也难以生存。
水可以无鱼,而鱼不能没水。
既然我们有了鱼,那我们就得准备足够大的池和优质的水,让我们的鱼儿有畅游和长游的机会。
非常可惜,中国青少年的自杀率排名全球第一(载于Super-moms)。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自杀,每分钟2人自杀,6人自杀未遂(英国《经济学人》统计数据)。
学校发调查表:“心目中的孩子”和“心目中的父母”,无论怎么样的调查表,很多时候孩子的分数要比父母打得高,有的甚至打满分。
鱼是多么爱水啊。
为了这份信任的爱,我们需要换上适合鱼生长的水。
池中有水,水中有鱼,吉祥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