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
【渐逝的情人节】
发布人:江南私塾·西点男孩 / 发布时间:2023/02/19 18:35 / 浏览次数:924

渐逝的情人节

我这个人仪式感特别强,我总是希望将枯燥的日子过得滋润一点。

节日是很好的理由。

情人节的前一天,杭州风雨交加,气温骤降到零下,我搓着手,缩着脖子,期待明天是个好天,因为我想带孩子们去超山看梅花。

看梅花的念头来自于小女朋友圈的一个视频,视频中,小外孙声情并茂地读着他自己写的小作文:桃花的叶子像翡翠,桃花的花蕊似黄金。我想,他一定没有看过桃花——能看到桃花,就看不到叶子,能看到叶子,就看不到桃花。(能看到的或是很小的新叶,或是残花)

没看到桃花,自然写不出“桃花”,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能知意,知情,但不知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就问孩子们,有没有看过梅花。

小波说他看到过,前年我带他们到孤山放鹤亭中看到过。

我问其他孩子,他们说没有看到过。(可能看到过忘记了。)

我问:梅花是先开花后长叶子,还是先长叶子后开花?

没看到过的小朋友脱口而出,先长叶子。

我想,还真不能怪孩子们,他们没见过,自然就瞎猜了。

正月,正是梅花怒放的日子,就是在墙角,它也会“凌寒独自开”。中国的国花是梅花,坚韧不拔,奋勇当先,“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杭州的超山,是赏梅的绝佳胜地,也是首任西泠印社社长吴昌硕的长眠之地。

我们驱车赶往超山。

周二的超山,不知是雨过天晴还是因为情人节的缘故,停车已排成长龙,要放一辆,进一辆。

小男孩对花的感觉是肤浅的,他们对糖葫芦和羊肉串的喜爱远超赏梅。红梅,香雪,腊梅在他们眼里,不如吃来得实在。但还算赏脸,该拍照的时候,把灿烂的一面给了我,我自然是晓得这帮男孩子的心思,出门还不忘给他们买了“绍兴臭豆腐”,在沿摊的小贩中又挑了五彩梅让他们尝了新。

年龄真是个宝,15年前我也带孩子们来看过梅花,那时,我一定要叫小朋友背出梅花的诗才有东西吃,背不出来的,只能看着别人吃东西了。感觉是为孩子好,现在想想,是让他在众人面前出了丑。估计那个没吃东西的孩子会因此恨我一辈子。

一路向前,我不断地总结经验,如何让孩子更有尊严地活着成了我的教育重点,现在的我,为了看梅花,已经提前让孩子们背出了梅花的诗,初步了解梅花的习性,要求从6首中背出一首就行。孩子们却多的背出五首,少的背出两首,超额完成任务。

胡鑫宇事件给千千万万的家庭上了一课,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某些时候比生理健康更重要。教育的何去何从成了千古难题——棍棒底下出孝子,还该不该提?快乐教育是一时快乐还是终身快乐?那些躺平的孩子,该怎么办?

我的角色也经常转换,有时是老师,有时是妈妈,对学科的严格,对体育锻炼的不苟,我大概是严师,对食物营养,孩子们的心情,我又做了一个慈母,所以新来的小朋友往往会看不明白,哪个是真正的万老师?

唐梅,又说是唐朝的梅花,又说是梅花的一个品种,无论是年代还是品种,它都是梅。

这又让我想起了渐行渐远的“情人节”,我们认真过了,是“情人节”,我们不认真过,它是普通的一天。

如何把普通的一天过成认真的一天,有趣的一天,又成了我的课题。

我真心希望我的孩子们天天都过“情人节”,不再渐逝,而是永留。

杭州有稻艺术培训有限公司.©2017-2025 微信/手机:18857139222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4920号-1登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