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第十四天(5月25日)
人越来越多,从我进来的21个到现在的61个。
有人已经住到了7楼,关键是没电梯。
“洗衣粉有没有?”209问。
“同问。”707。
“请问,需要垃圾分类吗?”713很注重环保。
“餐巾纸和水给一点。”620。
“更换浴室毛巾放门口吗?”709。
点长忙不过来,有的回答,有的没有回答。
突然,点长将一张圆形桌子拍了上来。
上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外卖。
奶茶,水,药,水果,还有一只脸盆!
“从明天起,不是生活必需品和药,都不带上面来了。解隔的时间带回去。”点长看了这么多东西,有苦说不出。
“拜托大家最近不要点非必要的外卖,隔离点人有点多,政府给我们安排的工作人员没有增多,加上天气越来越热,酒店不能打空调,穿脱防护服上下楼一次全身是汗,希望大家理解一下,谢谢你们。”女医生的话柔了很多。
“我刚点的,还能拿上来吗?”急得直跺脚。
阿豪爸爸打电话来,向我要阿豪身份证,这个已经毕业半年的孩子,当时走的匆忙,身份证没带,就放在我这边了。
身份证?我要好好想想,孩子们的身份证都在班主任手上,阿豪已经毕业了,应该在我这里。
我到小布包里找身份证,一看只有我的。再一看,所有的卡都没有。
我想起来了,去厦门前,我将所有的卡都放在抽屉里。(当时我们所有人都在杭州。)
马上给女儿打电话,问她有没有采访,没采访的话,到我房间抽屉里去看一下,阿豪的身份证在不在?
小女的工作和生活几乎是一体的,除了出去采访,大多数时间都在家里。
“在,在,身份证在。”
我通知阿豪爸爸到我家里去拿,并告诉他我因“密接”被隔离,无法见到他。
“中头奖了。”阿豪爸爸笑着说。
“不过万老师您正好休息休息,也实在太忙了。”宽宽我的心。
车子在东清巷停了下来,小女循着车牌号码过去,阿豪爸爸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万老师的女儿?这么年轻?因为阿豪爸爸知道我的外孙已经读二年级了,也没有第二个女儿。
人为什么看上去年轻,无外乎三个原因:遗传,心态,节制。
小女从小就有当记者的心,大学学的新闻,研究生学的哲学。带哲学的思考去写新闻,占鳌头了。学新闻的,不懂哲学,学哲学的,不懂新闻。现在更是在跳舞队员中,她新闻写得最好,在写新闻中,她舞跳得最好。
自信来自底气。
今晚跟一个四年级的家长聊了很长时间。
她在晚上9点45分加我,是两个男孩儿的妈妈。
“这么迟?”我有点好奇。
她是东东妈妈介绍的,告诉我有两个男孩。
哦,两个男孩,一定是两个都睡了,妈妈才腾出自己的时间。
母亲伟大。
我很幸运,25岁生了孩子,在孩子需要我陪伴的时候,我有大量的精力。
苏州乐园开了,我们去。
锦江乐园开了,我们去。
美国迪士尼,日本北海道,阿尔卑斯山,台湾101,我带着孩子“见”,她长大起来就“见怪不怪”。
父母在孩子身上都愿意花钱,我认为最该花的钱是身体和眼界。我很清楚,我给她什么样的世界,她就是什么样的世界。一个人要从父母辈中脱颖而出,难度很大,这需要不断学习。
这位妈妈问我:如何成为一个强而有力的妈妈?
我说:心中有爱,我生的。兜里有钱,我来买。肚里有货,随便问。
小孩儿的一点东西,我们还是应该答得上来的。
真答不上来,有百度。
我不会向往我买不起的东西,小女也是。
钱不要命,命要钱,有一技之长很重要。有多大的头,带多大的帽,做了皇帝想升仙的事情,我从来不想,想做仙了,就不要当皇帝。
量力而行很重要,不羡慕,不嫉妒,不攀比。留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点长发了一长串的核酸名单,没有我的名字。
又可以睡一个懒觉。
聊天,写字,不知不觉,我已经在桌前坐了五个小时。
腿也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