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第二天(5月13日)
“笃笃笃”还在睡梦中的我被一阵敲门声惊醒,我一看时间:6点15分。
这么早来送饭了?
通过昨天一天的实习,我知道这房门有人敲,但绝不会有人进来,饭么,放在门口就好,对我这个夜猫子来说,睡觉比吃饭要紧。
“嘭嘭嘭!”不知道过了多久,有人砸门了。
我急忙闭着眼冲出去开门,两个大白站在门口。
“早上要做核酸你不知道啊!”高个儿大白生气地说。
“我真不知道。没人通知我诶。”我眯着双眼委屈地说。
“群里都发的啊,你没看啊!”高个儿大白不耐烦地说。
“群里?哪个群里?”我一脸懵。
“你手机拿来!”她还是不相信我。
我拿来手机,她一把抢过去,熟练地看了起来。
“嗯,是没有加。”语气缓和了很多。
我擦了擦被她的消毒水弄湿的手机,心想,幸好上面有膜,下面有壳。
“头稍微上扬,再仰一点。”高个儿大白好像换了一个人,轻轻地说。
“今天又是鼻子?”我想起了昨天的酸胀。
“嗯,到这里来都是鼻子。”她笑着说。
噢,今天是的鼻测一点也不疼。
小女开玩笑地跟我说:“可能鼻子适应了。”
正测着,一个没穿防护服的男子背着双肩包迎面来了。
“不要往这里走,门在那边。”高个儿大白不忘提醒客人。
“他今天出去?这么早?”我羡慕不已地问大白。
“嗯,出去都这么早的。”她顺口回答道。
哦,还真蛮人性化的,今天一早就算今天,14天到了,立马可以走人,宁可早饭不吃。
我望着远去轻松的背影想,做男人真好,14天,只要一个小包。
我拉开窗帘,大树在雨水的浸润下,更显郁郁葱葱,斜对面的欧式小楼拱顶红墙格外养眼,阳台上的月季也开得正盛,想起卡夫卡的名句:“真正的道路在一根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地面。它与其说是行走,毋宁说是用来绊人的。”与他的悲观相比,我更愿意跨过这绊人的绳索,继续快乐前行。
我将红枣,枸杞,陈皮的水先倒进龙泉青瓷的小壶里,看到这琥珀色,我就心旷神怡。我喜欢壶不透明,喜欢它怎么倒也总觉得里面有水的感觉,但茶碗不一样,那龙井的清绿,普洱的澄红,岩茶的淡黄,都让我赏心悦目。那小杯的茶水,您什么时候喝都是那么温温的可口。尽管我一个人住,但我还是带来两个茶碗,我可能寂寞,但是茶碗不寂寞,茶碗不寂寞,我也就不寂寞了。
每次喝茶,我都会轻轻地拿起右边的茶碗,对着左边的茶碗说:我先喝了噢!(在中国,左为大)
日子是无趣的,怎么把无趣的日子变成有趣的生活是我的终极目标,人生苦短,日子很长,祸福相依。
陈忠实在《白鹿原》中最经典的就是两个字——福祸,半边一样,半边不一样。就是说,俩字相互牵连着。就好比箩面和箩筐,咣当摇过去是福,咣当摇过来就是祸。
谁说不是呢?
小女说:妈妈,这两天您正好休息休息。依您的水平,14天出来,说不定能出本书呢。
早上7点54分,我终于找到了“组织”。
高个儿大白帮我拉进了“隔离点交流群。”
我进去的时候有26人,没几分钟,只有25个了。
想那刚才的“背包侠”,已经脱群。
高个儿大白是医生,她的个人签名是“惜福,感恩”。估计是我们这群被隔离的人躁动不安,叫我们惜福,感恩。亦不知医生自己就是一个惜福感恩的人。
群里又发通知了:@母爱天下,您好?
我一看上面的头衔是店长,就说:嗯嗯,店长好。
没多久,店长就加了我。
“我是群聊‘酒店隔离交流群’的402江生水(店长)。”
我连忙回复:“店长好!”
一看不对,叫“点长”。想那中国人的思维极其丰富,除了“店长”,还有“点长”。
“点长”关切地问:“昨天新来,住得还习惯吗?”
在这里,“点长”就是我的顶头上司,这14天,“点长”紧一紧,松一松,我这小命可全都捏在他手上。
“好,好。一切行动听指挥。”哪敢怠慢啊。
这不,到上午10点,卷纸告急。
点长说小事一桩,马上送到。
看来到哪里都要跟领导搞好关系。
门口悉悉索索地响起声音,我知道午饭到了。
拿进来一看,仍是两荤两素,今天的菜明显清淡了,似是那四川大厨听到了我的声音?
今天的饮料换成了娃哈哈的“水蜜桃汁”,水还是农夫山泉。
两家企业的老总我都认识,一个采访过,一个工作过。宗总务实,钟总低调,他们都是地道的浙江企业,辛苦起家,奋斗创业,不气馁,不自傲,稳稳地走到中国首富,很是钦佩。
每天早上起床洗漱和三餐饭的时间,我总是习惯性地听一些东西,似乎不听就是浪费了时间。
昨天不敢听,今天一早USB线到了,就有时间大胆地听了。
“你真爱生活?”
“是的,我爱生活。”
“你从来不曾有过痛苦?”
“有过几次,但是痛苦本身也是生活。”
寥寥数语,道尽了生活的本质。
我喜欢听“洞见”。洞见君的课我还认真地去听过,一个平实的男人,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哲思。
早上醒得太早,就小憩了一会儿,被鹏鹏的电话吵醒,这个大男孩几天没见到我,就像几天没见到娘一样,急于要见到我,见不到,电话里听听声音也好。何老师说:万老师,鹏鹏想您诶……
我何尝不想这个大男孩呢?
他的双手交叉碰脚已经能跟上音乐的节奏了,进步真的好快哦!
还有初三的宝贝们,他们在疫情的肆虐下仍能坚持学习,实在是了不起,特别是航航,一模的科学竟然考了152.5分。(满分160)
思宇这个马屁精这两天马屁也没地方拍了。两个小的更像是我的小尾巴,“万老师,您去哪里?”最好我每次出门都带上他们。
过了19点,群里突然热闹起来,是医生通知明天一早要做核酸的名单。
“我怎么要做双采了?”502房的严先生在群里不解道。
“做双采就离出去不远了。”医生解释道。
严先生连发OK,OK。
今天上午10点,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上海疫情防控工作第182场新闻发布会,重点讲到“努力在本月中旬,实现社会面清零。”
我仔细地了解了什么叫“社会面清零”,什么叫“双采”。
社会面清零:即所有新的确诊病例都已经在我们隔离的密接或次密接中,在社区已经不存在疫情传播风险。
也就是说,要传的话,也是密接者与密接者传播。
我这个密接者已经连续一周核酸阴性了,想来也快了。
那什么叫“双采呢?”
双采是核酸检测采样方法,有鼻拭子、咽拭子两种,采集两管,分别在两个不同的检测机构进行平行检测或同一机构分别用两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进行检测。
21点48分,点长群发最后一条消息:
“王琴,陆芬,富玲(还有姓富的,不知道有没有穷的。),陈菊,恭喜以上人员明天回家。”
不久的将来,我也会“榜上有名”。
对了,最重要的事情不能忘记:今天承益获得国际大赛数学建模一等奖,小女获得香港报业公会2021年度冠军,她已经是三连冠了。两个亲爱的小孩,实是为我长脸啊。